出处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8-01-24 15:45:11 您是第0位浏览者
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学时,即为学习时间。1月19日至21日,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客户端记者随机调查了合肥近百名正在学车的学员,发现近半数的学员对学时并没有具体的概念。不过,对于合肥即将试行学时对接,八成学员都表示支持。他们认为:保证每一科目的学习时间,有助于打牢驾驶基础。
调查一:
近半数学员不知学时为何物
近年来,不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如何变化,学时一直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。那么,每个科目到底需要学习多长时间?1月20日,记者在合肥多所驾校训练场,随机对近百位学员进行了调查,发现近半数学员不知学时为何物。
正在学习科目三的赵女士说,她在学车时,主要听从教练通知。“教练什么时候让我去我就去,他让我练多久我就练多久,有时练半个小时就走了,学员少的时候也能多练一会儿。”可对于已经通过的科目一、科目二和正在学习科目三的赵女士来说,她并不知道各科目具体要学多长时间。
而知道“学时对接”这一“新”名称的就更少了。在某驾校训练场,记者对10位学员进行采访发现,8名学员明确表示没听说过这一词语,还有两位学员称“好像听说过”。
业内人士表示,从政策上来说,虽然我省已经启动学时对接工作,可达到学员认知的情况,还需要驾校和媒体进一步宣贯。
调查二:
八成学员支持学习时间有保障
1月19日,在合肥一家驾校内,刘女士正紧张地抓着方向盘,根据教练的指导进行左右倒库的练习,一个不小心就让车辆压线的结果,还是让她十分沮丧。不过,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,她就要下车让下一位同车的学员进行练习了。
刘女士在练车间隙告诉记者,自己已进入到科目二考试的阶段了。教练每次带领三个学员一起训练,每人轮流练习不了几次,一个多小时也就过去了。“我记得在报名学车的时候,还有驾校许诺45天就能拿证,每一科目集中练习个把星期就去考试,现在想想也挺不靠谱的。”刘女士认为,学时对接一旦落实,学习时间便有了保障,“我们也能集中精力练习驾驶技能,教练也不会太随意。”
在该驾校训练场,18名正在学习科目二的学员中,有15名学员希望合肥学时对接能够尽快落实。“到时我们或许还能赶上科目三实际道路培训,等我们今后拿到驾照,自己开车也更有底气。”
调查三:
学员担心增加时间或经济成本
采访中,记者发现还有学员追求拿证速度,认为学时一旦对接,增加了自己的时间成本。
王先生正在应聘一家公司,驾照是必备的条件。1月20日下午,记者见到了前不久刚通过科目二考试的王先生。“可能我本身动手能力就比较强,教练也说我学得很快,所以跟我同批的学员准备考科目二时,我已经约到了科目三考试。”王先生说。
当前,王先生正在抓紧时间,跟随教练突击科目三练习,“如果学时对接落实下来,不满学时就没法考试,对我来说就是浪费时间。”
相反,自认为学车“反应较慢”李女士对学时对接很期待。推行学时对接后,学时得到了保证,就不会出现偷漏的情况。不过她也担心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,驾校对额外增加的学时进行收费的话,会不会增加学车的经济成本。
调查四:
“新手”安全文明意识有待加强
拿到了驾照,并不等同于就掌握好了驾驶技能。市民冯女士拿到驾照开车一年了,但是最近一年内,她不止一次在政务区的一条道路上,因为骑跨道路分割线被电子眼拍到。
“开了一年车了,我总感觉自己对间距把握不太准。”冯女士说,培训时教练一直强调对准“点”“线”,现在想想,这种培训更像是快速应试培训,实际上路开车,还需要更多练习。
合肥一位事故民警告诉记者,在发生的一般性事故中,“新手”占到一半以上,主要表现为起步慢、随意变更车道、遇到事故不会处理等。“虽然这些现象都属于非主观故意,但他们的安全文明驾驶意识确实有待进加强。”